第四届中国国际芭蕾演出季 | 艾夫曼在中国之《柴可夫斯基》——深刻的文化碰撞
发布时间:
2019-09-18 09:55
来源:
第四届中国国际芭蕾演出季开幕式 俄罗斯圣彼得堡艾夫曼芭蕾舞团 将向中国观众献上三台经典力作 10月2—3日《柴可夫斯基》 10月4—5日《安娜·卡列尼娜》 10月7—8日《卡拉马佐夫兄弟》
艾
夫
曼
第四届中国国际芭蕾演出季
在
中
国
第四届
中国国际芭蕾演出季
开幕式演出
第四届中国国际芭蕾演出季开幕式
俄罗斯圣彼得堡艾夫曼芭蕾舞团
将向中国观众献上三台经典力作
10月2—3日《柴可夫斯基》
10月4—5日《安娜·卡列尼娜》
10月7—8日《卡拉马佐夫兄弟》
本届演出季开幕式将在国庆假期内进行为期一周的以“艾夫曼在中国”为主题的系列文化活动。
其中包括享誉世界的俄罗斯圣彼得堡艾夫曼芭蕾舞团《柴可夫斯基》《安娜·卡列尼娜》《卡拉马佐夫兄弟》三场名剧,每剧两场的连台演出,以及针对专业人员的大师精品课程、面向普通观众的走进芭蕾活动及舞台观摩活动等。
丰富多彩的活动,突出体现了本次演出季的国际性和专业性。
这是一场深刻的文化碰撞
这是一场高雅的艺术洗礼
这是一场经典的芭蕾盛宴
世界舞坛首屈一指的编舞大师
鲍里斯•艾夫曼将亲临坐镇
接连七天掀起
第四届中国国际芭蕾演出季开幕式
最为震撼的芭蕾风暴
让我们先睹为快
感受世界巅峰之作......
《柴可夫斯基》
10月2—3日
《柴可夫斯基》
鲍里斯•艾夫曼芭蕾舞剧
音乐:彼得•伊里奇•柴可夫斯基
布景:奇诺维•马戈林
服装:奥尔加•夏什梅拉什维利、瓦切斯拉夫•奥库涅夫
灯光:亚历山大•西瓦耶夫、鲍里斯•艾夫曼

剧情简介
1
演出阵容
时间:10月4日19:
柴可夫斯基:奥列格·加比谢夫
俄罗斯功勋艺术家、“总统奖”获得者、“金面具”奖获得者、“金索菲特”奖获得者
柴可夫斯基二重身:伊戈尔·萨博汀
安东宁娜·米柳科娃,柴可夫斯基的妻子:柳博芙·安德烈耶娃
“金面具”奖获得者、“金索菲特”奖获得者
冯·梅克夫人:阿丽娜·帕卓夫斯卡娅
场景选自《天鹅湖》
冯·罗斯巴特(柴可夫斯基二重身):伊戈尔·萨博汀
场景选自《胡桃夹子》
杜塞梅尔(柴可夫斯基二重身):伊戈尔·萨博汀
王子:丹尼尔·鲁宾
玛莎:雅娜•戈迪恩科
场景选自《叶甫盖尼·奥涅金》
奥涅金(柴可夫斯基二重身):伊戈尔·萨博汀
连斯基:德米特里·萨维诺夫
塔吉亚娜:安哥拉·帕克洛娃
奥尔加:玛丽安娜• 切比齐娜
场景选自《黑桃皇后》
赫尔曼(柴可夫斯基二重身):伊戈尔·萨博汀
伯爵夫人:阿丽娜·帕卓夫斯卡娅
小丑:康斯坦丁·萨夫琴科
(演出阵容以演出当日为准)
“彼得·伊里奇·柴可夫斯基是一位创作者,他的音乐指导了我几十年,给了我创作的能量。他的作品使听者沉浸在不屈不挠的情感流动中,唤醒梦与幻想,改造着一个人并使人变得高尚。
我一直在试图了解,为什么这位作曲家能够获得如此巨大的荣誉,他是怎样充分发挥他的天赋,创造出如此悲剧性的音乐? 毫无疑问的是,折磨他灵魂的主要根源是他对自己差异性的压抑意识,柴可夫斯基认为这是一种诅咒。这致命的内部分裂注定了作曲家难以想象的痛苦。命运的必然性,是来自于世界的敌意,一个永恒孤独的颤抖着的灵魂——所有这些都剥夺了柴可夫斯基找到和平与幸福的虚幻希望。
一个伟大的艺术家是如何创作出不朽杰作这始终是个谜,就像看穿他的私生活一样困难。首先,平凡琐事和艺术家创造作品间的分界线在哪里?在他的命运中,这两个因素是交织在一起的。这是所有艺术家的命运:快乐和痛苦,胜利和失败,激情和落差——所有这些都被放入伟大的艺术作品中。
柴可夫斯基的生活是与自己不间断的对话,他的音乐是一种忏悔,充满了痛苦和愤怒。”
鲍里斯·艾夫曼
鲍里斯•艾夫曼 艺术总监
“俄罗斯人民艺术家”
“俄罗斯联邦国家奖”
鲍里斯•艾夫曼是艾夫芭蕾舞团的创始人,是他自己的风格和他自己的芭蕾舞世界的创造者,被称为“世界重要的编舞家之一”和“戏剧魔术大师”。艾夫曼于1946年出生于西伯利亚,从幼年时期起,他就在舞蹈中用肢体语言表达自己的感受和想法。他自己曾说:“芭蕾于我而言不仅是一个职业,它是我存在的意义,是我来到这个世界的使命。我抑制不住得想要用芭蕾传达从高处得到的灵感。最有可能的是,如果我没有可能通过艺术的方式来表达它们,我会扼杀掉这些情绪。
在结束了列宁格勒音乐学院和瓦岗诺娃芭蕾舞学校的求学生涯之后,艾夫曼于1977 年创立了自己的芭蕾舞团——列宁格勒新芭蕾舞团,也就是今天声名远播的圣彼得堡艾夫曼芭蕾舞团的前身。他和他的舞者们,不仅有着坚实的古典芭蕾舞基础,同时不断积极创新,丰富芭蕾舞蹈语言,很快便被看作是俄罗斯芭蕾新生代的中坚力量。
St.Petersburg Eifman Ballet
俄罗斯圣彼得堡艾夫曼芭蕾舞团
舞团简介
1977年,鲍里斯•艾夫曼成立圣彼得堡艾夫曼芭蕾舞团(舞团原名“列宁格勒新芭蕾舞团”),开始了新的艺术探索。舞团自创始之初,其艺术创作更新了俄罗斯古典芭蕾的概念,把芭蕾舞的情绪表达和戏剧冲突推至极限,被看作是一个编舞家的芭蕾剧场。
舞团的初次亮相,如《重声》《回旋镖》等作品不但受到观众和芭蕾评论家的热烈回应,还掀起了对于俄罗斯芭蕾发展新趋势的广泛热议。然而,传统芭蕾舞学派的支持者却不愿意承认这位年轻编舞家的影响力。艾夫曼的作品通常选择文学著作和音乐篇章为基底,其创作方法的新颖性,以及身体运动语汇的大胆性,很长时间以来,艾夫曼的名字伴随着“不循规蹈矩的编舞”的声誉一起出现。
在20世纪七十年代晚期至八十代早期,舞团独特的作品风格逐渐成熟。创作的作品越来越多基于古典文学的瑰宝作品。编舞与舞团紧密合作,凭借既保持俄罗斯芭蕾流派严谨规范、技巧高超、善于抒情的底蕴,又与电影表现手法融合的独特风格,震撼了每一名观众。舞团探索新的舞蹈流派和发展潮流,新作品包括《抗争》《愚人》《疯狂三月》《费加罗的婚礼》《传奇》《第十二夜》《大师和玛格丽塔》《凶手》等等, 这些作品均以精锐的舞蹈编排为特色,诠释芭蕾舞剧角色的激情澎湃的艺术造诣。
如今,艾夫曼芭蕾舞团的作品纷纷得到了来自欧美、亚洲、澳大利亚的芭蕾舞爱好者的簇拥和称赞:《我,堂吉诃德》《红色吉赛尔》《俄罗斯哈姆雷特》《安娜• 卡列尼娜》《海鸥》《叶甫盖尼•奥涅金》《罗丹——永恒的偶像》《卡拉马佐夫兄弟》《安魂曲》《起伏——夜色温柔》《柴可夫斯基》等芭蕾作品不仅展现了俄罗斯当代芭蕾艺术的最高水平,也蕴含着俄罗斯不朽的精神遗产和世界文化的智慧。艾夫曼芭蕾舞团不断用创新的方式诠释文化的内涵,带领着观众进入一个高雅的艺术世界。
几十年来,艾夫曼芭蕾舞团在世界剧院的演出均获得了巨大成功。以其对人性的深刻理解与揭示和对错综复杂的尖锐矛盾的诠释,让观众沉浸在人性激情的无垠世界中,艾夫曼建立了强大的精神纽带,通过其可塑的韧性和令人惊叹、恰到好处的能量,来展示一位舞蹈编导大家与众不同的舞剧观及驾驭舞剧的才能。
鲍里斯•艾夫曼不仅仅是一名编舞家,他还是一位哲学家。艾夫曼认为新世纪要求推陈出新的舞蹈编排,并应贴近反映现代人类。他热切关注时下问题,并不断刷新创造力神秘性的挑战公开就人类生活的复杂性和戏剧性与观众展开讨论。他将“心理芭蕾”定义为自己的舞蹈风格。《纽约时报》称鲍里斯•艾夫曼是在世编舞家中的佼佼者:“芭蕾世界苦苦寻觅的编舞大师已经出现了,他就是鲍里斯•艾夫曼!”
舞团以其舞者精湛的技巧、出色的诠释和充满智趣的演绎,在全世界范围内斩获嘉奖,舞团领衔舞者皆为芭蕾舞领域的翘楚,曾荣获 “金面具奖”“金索菲特奖”“俄罗斯联邦国家奖”及多个国际奖项,其中有玛利亚•阿巴朔娃、柳博傅•安德列娃、德米特里•费舍尔、奥列格•加贝舍夫、谢尔盖•沃洛布伊等等践行着鲍里斯•艾夫曼的舞蹈创意灵感。
2011年对舞团来说是别开生面的一年,在编舞家鲍里斯•艾夫曼的倡议下,圣彼得堡政府决定开始创建鲍里斯艾夫曼舞蹈学院,这标志着舞团综合全面的重要发展。学院于2013年9月开始第一学年招生,2019年随着圣彼得堡儿童舞蹈剧院的落成,学院综合体将在进一步完成扩建,剧院将成为可以举办舞蹈节、比赛和表演的新场地。
设想成为世界舞蹈艺术中心之一的鲍里斯艾夫曼舞蹈中心将于不久的将来在圣彼得堡开幕。它不仅是艾夫曼芭蕾舞团的大本营,也将为其他代表不同风格和舞蹈类型的舞团和表演者提供空间和硬件设施。
鲍里斯艾夫曼的愿景和使命是创造独特的芭蕾舞剧作品——源于俄罗斯心理剧场的最佳典范,探索21世纪创新形式的舞蹈编排,并拓宽芭蕾舞艺术的界限。
第四届中国国际芭蕾演出季组委会
4TH CHINA INTERNATIONAL BALLET SEASON ORGANIZING COMMITTEE
组委会主席、艺术总监:冯英
Chairman of the organizing committee and Artistic Director: Feng Ying
组委会副主席:王全兴、杨雄、王记书、朱妍
Vice Chairman of the organizing committee: Wang Quanxing,Yang Xiong,Wang Jishu,Zhu Yan
执委会主席:王全兴
Executive Director: Wang Quanxing
秘书长:刘精伟
General Secretary: Liu Jingwei
副秘书长:王进凯
Deputy Secretary General: Wang Jinkai
组委会成员:张艺、徐刚、陈晓璐、慕宗顺、张建华、蒋山、祁劲松、李明、付涛、孙元娜、李迎辉、朱莉、李松、高虹、张爽、施伟、张红丽、秦曦、刘琪
Members of the organizing Committee: Zhang Yi,Xu Gang,Chen Xiaolu,Mu Zongshun,Zhang Jianhua,Jiang Shan,Qi Jinsong,Li Ming,Fu Tao,Sun Yuanna,Li Yinghui,Zhu Li,Li Song,Gao Hong,Zhang Shuang,Shi Wei,Zhang Hongli,Qin Xi,Liu Qi
执委会成员:秦宏斌、张相元、向婷玉、刘宏英、冯竹、侯君梅、安鹏、李晓明、董炜、宋雪、吴莉莉、英升雷、张辉
Members of Executive Commitee: Qin Hongbin,Zhang Xiangyuan,Xiang Tingyu,Liu Hongying,Feng Zhu,Hou Junmei,An Peng,Li Xiaoming,Dong Wei,Song Xue,Wu Lili,Ying Shenglei,Zhang Hui
图文资料由演出方提供
摄影:Katerina Kravtsova
Souheil Michael Khoury 等
编辑:苏黎洁、侯君梅
校对:倪祯誉、宋雅美
审核:刘精伟